中国人的家
全国

生活良方Vol.03丨不想画画写诗的农场主不是好的家具设计师

优居视界 2023-03-02 14:03:40

IMG_257

编者语:

今天的采访,被安排在阅梨的一个茶室进行。相对的两面玻璃墙连接着两个小院子,让茶桌相对而坐的人都能欣赏到窗外的景色。

小院子分别栽种了一颗树。刚经历了一周的濛濛细雨,树下的杂草开始野蛮生长,蚂蚁、昆虫集结玩耍,偶尔还有不知名的小鸟到访。

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留意过季节的变迁了。

我想,作为这样一间茶室的主人,不可能不对季节敏感。于是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问麦子:您对季节敏感吗?四季的变迁在您眼里是怎么样的呢?

“特别敏感了,非常敏感。有可能我有风湿,天气一冷我骨头就痛。”

听到这个回答,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笑了。跟我们打趣完了,麦子又说,“在广东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的都是常绿的,只有石榴和鸡蛋花,它们是冬天会掉叶子,让我真切感觉到冬天到了,我喜欢那种事实变化的感觉。”

作为一个对四季变化敏感的人,麦子会因为一夜之间冒出的嫩芽爱上朝气蓬勃的春天,也会和古代文人一样在秋冬时节“悲秋”的情感溢满心头。

-

IMG_258

 

因为喜欢

所以显得有天赋

 

时光不能倒退,生活没有那么多假如,人却总喜欢问“如果”。

“如果不当设计师,我觉得我会当一个会写诗会画画的农场主。农场主有活干,可以养活自己,才能去写诗写文。”

这个回答,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设计师的心中总会怀揣着诗和远方,但生活毕竟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

世上没有如果的事,就好比没有多少人能在一开始就懂得什么是“适合”。

“适合”,读起来只要两秒钟,却需要我们花费几个月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找到“适合的对象”“适合的工作”“适合的生活”……

麦子也不例外。

在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之间辗转多年,如今的麦子却成为了一名家具设计师,而这种转变来源于一次展会。

“契机是有一次参加上海家具展,发现那些设计得很一般的家具,甚至很不起眼,赞誉声也很多,更重要的是现场找不到我想要的设计,于是就想着自己去做。”

在许多人看来,麦子成为一名家具设计师是误打误撞,但或许年少的一些经历,早已在他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家具设计的种子。

“小时候家里要做一个电视柜,但木材买多了,那时候我初中,第一次用剩余的木材做桌子、椅子,意外都还做的挺好,那是第一次享受用木材做家具的乐趣,虽然还有很多不成熟。”

IMG_259

书上写:成功需要99%的努力和1%的天赋。

但是,在成功与天赋这件事上,麦子一直坚信:

因为喜欢,才显得有天赋。

“我认为我是有天赋的,因为我的成长环境中,没有一个朋友是做家具的。而且,我读的专业是平面设计,也画过油画。家具这块就是因为喜欢,所以我觉得不能谈天赋了。因为天赋是源于你喜欢,而不是说我有天赋了,所以就喜欢。我感觉更多的才华是被激活、被发现,更多是因为他喜欢,所以有的显得有天赋。”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要去相信,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IMG_260

 

从设计中

窥探生活态度

 

说起家具,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个物品,或许你在生活中很少会留意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消失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感知。这时候,家具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物品,它们更是被使用者倾注了情感力量。

一件家具,作为消费者,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模样。而作为家具设计师,他们将脑海中对“家”的美好想象,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幻想,用设计将抽象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他们会将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投射在每一件物品的设计当中。

 

IMG_261

*温度的陪伴—麦子为纪念外公设计的“外公椅”©图片来自阅梨工作室


在做采访前的资料搜集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家具设计师都对椅子独有一份偏爱与执着。

“因为椅子可以出现所有的家居空间里,大家对椅子更有亲切感,而且对于设计师来说,想要设计一把好的椅子是很有挑战性的。”

的确如此,一把小小的椅子,蕴含了大大的学问,衡量一把椅子是否优秀,实用、舒适、耐用与美观四个特点缺一不可。这让我想到了多年前阅梨的一场分享会,麦子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关于什么才是好家具的问题,他们得出了一个朴实的共识:好用、耐用、看起来漂亮、让人感到亲切。

而这个共识,我们也能在「阅梨」和「朗宋」的设计中感受到。在麦子看来,每个使用家具的人,需要的都不仅是视觉和物理的享受,更多是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惬意和家的温度。
所以,他一直认为家的温暖从来不在于家具的多少,而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麦子说,自己的家很简洁,基本都是围绕自己的生活轨迹设计的。

“我喜欢看剧看电影,就在家里专门设计一块地方。我喜欢跑步,就在家里放一台跑步机……所有的家居空间与家具的选择,都是围绕自己的生活来设计。”

 

IMG_262IMG_263IMG_264IMG_265IMG_266

*“朗宋”产品

 

正如原研哉说的那样,“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麦子已扎根设计的土壤数十年。如今再谈及对自己设计影响深远的人时,麦子的回答不是家居界的哪位大咖,而是一位业主和一对年轻小夫妻用户。

“当时,那个业主为了把椅子搬进屋子,把门和旁边的墙都打掉了,我就特别感动。那一刻我发现,原来我的设计可以撞开一扇门、穿透一堵墙,受到了特别大的鼓舞。”

业主的肯定让麦子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这对年轻小夫妻用户的出现,则是让他明白了自己作为阅梨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和艺术家不同,不能把产品单纯当做艺术品来设计,要对大大小小的结果负责,又是另一种成长。

 

IMG_267IMG_268IMG_269IMG_270IMG_271IMG_272

*“阅梨”产品

 

不为潮流左右

才能走得更远

 

都说时尚是个圈,每年都会发布流行趋势,但其实每一年的流行趋势都能在过往有迹可循。

“潮流”看似是一种指引,对设计师来说,却并非一剂良方。潮流过后继续追下一个潮流,长此以往的循环,就成了人云亦云的“追潮流的人”。

“我们对潮流会刻意保持一种距离,任何人都不要试图抓住事物的潮流。”

而这种想法,从「阅梨」诞生再到「朗宋」面世,即便是面对新时代下多元化的消费者的审美潮流,也从未变过。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被潮流左右,才能做到恒久的流行与经典。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阅梨”与“朗宋”的故事,依旧有人在问变化,麦子却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先定好做一个什么样的阅梨和朗宋,而是我一开始就跟着自己的想法走,然后有人认同我做的东西,我就知道方向对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的作品,我就继续走下去。我们品牌的核心,是他们帮着我一起建立起来的。”

IMG_273

采访最后,我们聊到了2023年的新计划,麦子眼里依旧有光。

“有个想法,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不确定研究院」,召集一帮来自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在一起,彼此互补彼此帮助,可以是医生、航天员、设计师、艺术家、画家等,反正不限制角色。”

就如同「年轻人的生活良方」栏目一样,也在不断寻找不同领域青年领袖的生活方式,希望从他们身上去了解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听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新的跨界碰撞带来的火花与惊喜。

除此之外,麦子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具体是什么内容,我们只需要静待时间给我们答案。

春天到,万物复苏,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韧性生长的小草一样,不负春光,野蛮生长。有句话说得好,慢也好,步子小也好,是在往前走就好。

我们只管努力与坚持,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责任编辑:伍皓妍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