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青山周平&李诚默:信念作锚,创见未来
“我不再想用脑子做设计,而想用身体做设计,用身体思考空间,拥抱偶然性。”
——青山周平
“设计之海中有数不清的暗流涌动,但是当你乘一片舟漂浮在海洋上,内心就能获得平静。在变幻的时代中,信念如同锚,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力量,带着我们勇往直前。”
——李诚默
4月26日,2024第八届金腾奖在西安W酒店盛大启幕!本届金腾奖以“信念”为主题,承载着设计界的初心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洞察,汇聚了各地设计精英,共同探索设计的深层意义。
本次活动特邀金腾奖往届的人气设计师青山周平与私宅空间金奖得主李诚默,分享他们的洞见和经验。真诚的内容交流不仅是信念的基石,也激发了设计师的创造触觉,带领现场数百名及线上数十万设计专业人士一起启动了一场思维的盛宴。
本届金腾奖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CIDA)指导,梦天木作、老板电器联合冠名,三棵树特约支持,西安青年设计师俱乐部战略合作。
偶然·协作·关怀
从北京的古老胡同到现代城市的新景观,从东方的生活哲学到前沿的时代思潮,青山周平一直致力于探索空间的文化底蕴和推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作为建筑界的人文关怀者,他擅长于将感性的精神追求与理性的空间逻辑融合并提升,用建筑记录城市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本次分享中,青山周平以《健康生活,健康城市》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城市生活空间的设计理念。他精准描绘了人、建筑、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富有同情心的设计哲学探索空间的本质,阐述了设计师如何在多元化的视角中接受并引导变革。
| 青山周平
2017金腾奖年度人气设计师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金句精选
◆ 我们希望以研究的态度去做设计,去做项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改变城市的环境。
◆ 房子是物理层面的存在,它是看得见的东西,有墙面、天花、屋顶,有实际的面积。但是家是看不见的东西,它是在大脑里的生活模式。
◆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技术,人的价值会产生变化,设计的原则也会有所变化。过去,设计强调理性和逻辑性,我们根据功能需求去设计科学的东西。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是比我们更有逻辑、更聪明的存在。当下一个时代来临,可能我们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逻辑和理性,而应该强调人感性的部分、思辨的部分、个人的梦想与快乐的情感。
◆ 偶然性的设计思维,是积极地拥抱设计过程中各种偶然的情况、不确定性的因素,最后得到的答案不是刻意的。这其间,不是控制的流程,而是感性的流程。
◆ 现在,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性需求,许多木结构的建筑都被改造成标准的尺寸和状态,虽然看起来是自然的结构,实际上却被人为改变了自然的逻辑。木结构的建筑需要体现出人和木头的平等关系,让人和木一起创造空间。
◆ 我希望与每块木头都有着平等的协作、对话关系,我尊重你的不同,并根据你的个性做设计。这样,木头才会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 设计师和自然的协作关系,其实是偶然性的结果。当人工智能、大数据越来越发达,我们作为设计师,需要思考如何做出人工智能之不可为。我们可以去拥抱身体的感觉,拥抱偶然的感觉,与自然协作,创造有质感的空间。
对话·体悟·坚守
李诚默以其宏观的视野掌握整体建筑风格,并通过细腻的洞察力触发个体的精神共鸣。作为“盒子”设计观察家,她维持一个开阔的思维体系,汲取中西设计美学的灵感,并结合自身经验,巧妙地开发出一套独特的设计范式。通过“盒子”视角深入探究空间结构,她确保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情感需求在空间的每一角落得到体现,从而创造出触动人心的理想居所。
在主题为《信念》的分享中,李诚默借助丰富的实践案例,详细讲述了自己在设计道路上的坚持与奋斗。她打开思维之门,深入分析空间使用的各个细节,阐释了理性与感性碰撞的平衡,并生动地展现了坚定且动人的信念。
| 李诚默
2022金腾奖年度私宅空间金奖得主
UD设计研究室创始人、设计总监
金句精选
◆ 近几年,我们经历了市场变化、消费降级等等挑战,设计界就像暗流涌动的海洋,让人难以预料。因此,设计师的心态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的怀疑。所以我认为,“设计之海,信念如舟”这句话特别能够激起我当下的共鸣。因为在海面之下,可能有奋力游动、一路向前的鱼,可能有在自我的领域安静蓄力成长的珊瑚,当然也可能有从贝壳中历经磨砺而成的闪闪发光的明珠。我们站在设计海洋前,看到的光在哪里?目标在哪里?将如何前行?这是我们直面时代的关键思考。
◆ 自然中许多不一样的美好,都是要亲临现场才能感受得到。很多美它就在那,你要去寻找它,发现它,接触它,与它对话,将它融入室内,让它成为一景。
◆ 曾经“斜杠”“跨界”是流行词,但这些年开始很少有人标签自己是个斜杠青年,其实是因为跨界的核心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种身份,而在于深度和扎实程度,因为跨界并不是看热闹,当你真正沉浸于这种身份,才会得到认可。
◆ 我曾经对于当下的市场和媒体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感到迷惑不解,但后来我发现那似乎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我在内耗,认知和局限让我看到了市场不好的一面。但当我再次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我发现那是一个向外看的窗口,如果这个窗口外只能看到不好的风景,我们为什么不去寻找另一个窗口呢?当我们用更高的维度去观察这一切,就能够坚定我们的内心,巩固我们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 深入挖掘每个项目的需求,会激发我们和客户的共鸣,这种共鸣和认同会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这种累积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支持我们在这个行业中更坚定地走下去。
◆ 我与客户在拉扯和磨合中不断地成长,是因为内心始终有坚守,首先是深入思考并坚信自己能够带来价值,其次是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心态。
◆ 我们要拥有决策性的能力,这指的并非是固定与限制客户,而是要挖掘客户的需求点,告诉客户我能带来怎样的高度和价值,剩下的就是建立信任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次交集都应该是有意义的、积极正向的,所有力量汇聚到一起,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好。
结语
青山周平和李诚默的分享,以其独特的设计哲学深入解读了“信念”的多维意义,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信念在现实中的价值。他们生动地阐述了如何让多样化的设计语言与深植于家的情感互动和共融;同时,基于对时代的洞察平衡理性与感性,精确解读了设计趋势与面临的挑战,为在场的设计师们揭示了如何连接人与空间的设计精髓。
2024金腾奖启动礼已圆满结束,在不断前行的社会浪潮中,金腾奖坚持其初心,不断寻求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为设计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引领国民生活方式与未来美学的潮流。在这条聚集力量的道路上,金腾奖旨在成为信念之光。
特别鸣谢金腾奖的城市精英伙伴,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金腾奖得以发掘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让每一届金腾奖都能够在各地成功举办,与广大设计爱好者分享设计的力量和美学的光芒。
现场花絮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