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物 | 黄文静和她的三条线【022期】
△ 本期专访设计师 黄文静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跟黄文静对话过后,脑子里总是浮现这句话。
她健谈且饱腹内涵,就像一本等待打开的书,时刻准备惊艳你;她似乎没有秘密,坦诚而真实,毫不掩饰每一个细节。 对话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尽可能用第三视角去解读眼前这个「黄文静」,去翻开洒脱、直率、拥有超强共情力的她,背后有着怎样的支撑。
文 | 贰拾柒设计经纪
图 | 黄文静
平台 | 贰拾柒设计经纪
01
标准线
-
标准,是我们寻找到的第一个答案。
在黄文静从事设计行业的第四年,她遇到设计生涯第一个瓶颈期 -- 设计师究竟是个怎样的职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设计师?她希望跳脱出设计师的身份来反向审视设计行业,于是她以地产公司设计管理者的身份,进入地产公司做设计管理,接触国内、甚至国际的一线设计公司。
地产公司的经历,让她迅速抓取到代表行业高标准的服务架构和核心,从而搭建起自己的工作流程、标准体系及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她学会跳出设计师身份来感知业主方需求,这也成为她之后职业生涯里重要的软实力。
她清楚并理解项目落地前,客户对于设计项目的担忧和不确定感。因此,成立设计工作室以后,黄文静带着团队将专业且繁杂的设计流程进行梳理分解,深挖每个环节的深度,明确每个节点和责任人,让业主清楚明白每一个细节,将施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设计环节都前置化,并以专业和细节打造设计的专属性。
△ 黄文静参加活动现场
02
故事线
-
而比起跟客户第一次见面就聊设计本身,黄文静更愿意和他们先坐在办公室的顶层花园里聊聊天。由于她自来熟的性格,与客户的初次见面总能演变成似老友般的久别重逢。
“见到新客户时,我想了解他们是谁,如何生活。我试着透过现象看本质,读懂他们的想法,设计常常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 研昱花园
从业20多年,她作品似乎非常多元化,但溯源根本能发现她一直坚持的理念 ——融入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和兴趣爱好与保留建筑本身的特点。
△ 黄文静作品《石光之旅》
工作室自创建之初,她便一直坚持「平衡、层次、隐秘、互通、周到」的室内设计美学。
正如那对喜欢全世界旅游的夫妻客户,黄文静将夫妻对非洲大草原上原始与狂野、佛罗伦萨浪漫与艺术、摩洛哥热情与多彩的印象融入500㎡的住宅里。旅行照、收藏品、孩童的画作成为空间软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季走下负一楼空间,引入眼帘的是繁花似锦的花园与一棵高5米的蔷薇树,楼梯是连接起楼上楼下互动的中轴,落地的浴室玻璃窗将自然引入室内。
△ 项目视频
“我喜欢隐秘的细节设计”黄文静说,“希望客户在入住后发现我们藏在其中的惊喜,设计不应该是凹造型或者炫技,家的故事应该由居住者的经历架构组合而成。”
疫情来临之后,她更注重家的体验感,她认为建筑不只是体块和结构,更是生活的艺术,她和业主都默契地传递着这种美好。
“疫情之下,这所房子让我们在家也能度假,实现了一个浪漫的梦” -- 黄文静的客户
03
分界线
-
在加班赶图几乎成为设计行业常态的背景下,黄文静却坚定地给予团队「不加班」和「法定全休」的福利,她说工作与生活应该有分界线。
“蒋勋谈美学时,曾经说过‘只有慢,才能发现生活的美’。生活因慢有了美感,当你慢下脚步,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这样美妙。设计师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去游历去阅读去陪伴家人,去挖掘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 黄文静
而支撑她和团队不加班的底气,正是细化分解的目标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团队提前预判、精准解决,从而实现整体推进的高效。
她认为设计工作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用感性去感知、还原、提高客户想要的生活方式,去共情他们想要的生活状态;然后用理性、逻辑、技术去实现的每一步的落地还原。
△ 黄文静
黄文静总是将设计师比作工具,是实现客户理想生活方式中的一个助力。她显然满足于这样的定义,丰富的想象力、超强的共情力,加之理性与沉稳的战斗力,让她在应对设计师这个多面角色里切换自如、游刃有余。
△ 黄文静(右二)
如果用颜色来定义自己,她选择了黑色。因为黑色象征着冷静和理性,这与她内在沉稳的性格和做事的方式十分吻合;同时黑色是一个具有超强能量的颜色,包容性高,能吸纳其他颜色的光芒,正如根植于她体内的不断吸收、不断突破的信念。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