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简一李志林:企业家要敢于“自我革命”

优居视界 2016-12-09 12:21:03

  他被誉为“中国建陶行业乔布斯”,企业在他的带领下从惨烈的红海市场环境中跳了出来,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他坦言两次大胆的“自我革命”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第一次通过做减法实现了“品类聚焦”,第二次通过“明码实价”开启了品牌升级。这个传奇人物就是本期腾讯家居《大咖说》主角,简一董事长李志林。

1.jpg

  第一次自我革命:品类聚焦、做高端

  简一发展史上有着两次革命,一次是09年开始的品类聚焦,另一次是16年开始的品牌。在李志林看来,09年之前的简一更多地是谋生存,通过不断推新品来抢占市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哪款产品好卖就做哪款,打不赢就跑,再开发新的产品”,这是处于生存期的简一的写照。“但是存活下来之后就要开始谋发展了。”他说。于是,在当时高端供给不足,中低端供给过剩的市场环境下,2009年他把第一次转型定位为“品类聚焦,做高端”。

  第一次“自我革命”期间,李志林用三年时间对产品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定位,革掉了其他所有品类,聚焦大理石瓷砖。“我希望用大理石瓷砖改变消费者‘高档装修用石材,低档装修用瓷砖’的固有看法。”于是,他开始对现有产品做起了减法,决心做好一个品类。

2.jpg

  “要么出发,要么出局。”这是他当时给自己、给品牌服务商的两个选择。在这种强大的意志和努力拼搏之下,简一大理石瓷砖在终端迅速打开市场。2011年大理石瓷砖的终端占比达到50%,2012年提升至70%,2013年占比已经超过90%。用李志林的话来说,“2013年意味着第一次革命的成功。”

  “自我革命是最难的。前途未卜,放弃眼前,这种痛苦与阻力可想而知。但如果没有这次转型,简一也许早就不存在了。”显然,李志林对于简一当时的战略转型看得比谁都清楚,所以克服万难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

3.jpg

  第二次自我革命:明码实价、做品牌

  随后的七年时间里,简一大理石瓷砖在高端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当内人惊叹于他的眼光及判断时,李志林又开始谋划他的第二次“自我革命”。从15年开始筹划,到16年开始正式进行,他把二次革命定位为“品牌升级”。

  在他看来,建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稀缺时代,供不应求。后来是“酒香必须靠吆喝”,企业要靠营销做市场。如今是“酒香还得打造金字招牌”,因为在供过于求的年代,大家都会吆喝了,促销、联盟泛滥,企业在有酒香、会吆喝的基础上,还要打造金字招牌。

  因此对于第二次革命,李志林的目标就要把简一从行业品牌升级为消费者品牌。“什么是消费者品牌?你在大街上随意抓个路人,问他知不知道宝马车,99%的人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消费者品牌。当消费者不购买都知道你的时候,这就是品牌的成功。”他说。

  而在这场“自我革命”中,“明码实价”与“品牌服务商”是他的两大武器。在他看来,明码实价是高端客户熟知的一种商业文明,也是提升终端服务的重要举措。

  首先,李志林认为消费者并非天生喜欢讲价,打折常态化最终吃亏的是企业。“世界顶级高端品牌都在实行明码实价,品牌就是保障与责任。而在低关注度的建材行业,价格虚开仍是普遍现象。”在他看来,明码实价是一种商业文明,这种新的商业文明在国内建陶行业仍处于培育阶段。“这就好比大家买菜,在市场买菜大家习惯讲价,但在超市买菜基本不会讲价。这说明消费者是欢迎明码实价的,在有品牌保障的情况下,谁都不会愿意去讨价还价。”他说。

  其次,他认为明码实价能够带来连锁的终端反应,这是提升终端服务的有力武器。“品牌商一旦把大量时间与精力花在与消费者的讨价还价上,那么服务的时间与精力就会相应减少,这是一座天平。建材行业服务商以前都是挣差价,现在要靠挣服务来盈利。所以,我们的品牌服务商也在不断升级。”在着力打造厂商一体化的简一,明码实价自今年三月实施以来,得到了全国品牌服务商的支持,这让李志林非常自豪。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李志林的这一步充满挑战。“明码实价,不能卖高,也不能卖低。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因为消费者认知要一个过程。但行业的进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存在转型期,我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跟上来。”对于简一的“二次革命”,他依然充满信心。

4.jpg

简一董事长李志林  

  建陶行业未来将只剩下三类企业

  谈及陶瓷行业未来格局,李志林认为洗牌是必然规律。他指出,建陶行业如今产能过剩达到40%,个位数增长持续了三年,去年甚至达到负增长。行业创新力严重不足,低价低质,供给过剩,打价格战,没有真正的大众品牌等问题都制约着产业发展,随着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去杠杆、补短板几大举措的落地,未来行业洗牌的速度会不断加快。至于行业格局的重构需要多久,他认为“未来五年行业的大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中国与国外品牌的差距还很大,目前在国际市场,中国瓷砖的价格仅为国外品牌的1/3,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创新力和产品力。”李志林指出,未来企业发展必须走三条路:品牌优势,创新优势或规模优势。“未来只有三类企业能够存活,一是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二是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三是具有综合成本优势的企业。”

  “起步阶段的简一就是靠创新活下来的,如今是靠创新驱动发展。简一的品牌还在发展阶段,但是我们的产品力绝对强。创新是一个系统,我们开创了大理石品类,有人觉得这仅仅是一个产品,但实质上这是一个庞大的创新体系。”谈起自家产品,李志林格外自信。一方面,目前简一拥有200多个品牌服务商,500多家门店,基本覆盖地级市,尤其是高端消费能力强的区域,依靠单一品类树招牌的简一已成功打开了国内高端装饰材料市场。另一方面,从第一次把Marble Tiles(大理石瓷砖)概念推向世界,到在迪拜举行产品发布会,建立大理石瓷砖应用设计学院,布局全球终端市场,一系列大手笔的运作让简一快速步入国际化发展之路。

  在李志林看来,未来驱动中国消费的重要动力来自于中产阶段,消费群体的迭代意味着企业们要实现产品与消费的不断升级。而对于未来的规划,李志林始终坚持“只有一个品牌,只做一个品类,只做高端。”

责任编辑:张永志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