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奖项收割 | 恭喜丁春亚摘获2023LIV酒店设计奖

△荣誉证书

 

2023 LIV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酒店设计奖于近日公布获奖结果,设计师丁春亚凭借作品【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斩获2023 LIV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 酒店设计奖。

 

*LIV酒店设计大奖(LIV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表彰全球酒店建筑、室内设计和宾客体验方面的卓越成就,其使命是颂扬全球酒店业优质建筑和室内设计项目的多样性。该奖项设立于2020年,发掘杰出的居住(LIVING)和餐饮(EATING)空间项目,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平台。从共居空间到海滩度假胜地,从高级餐厅到小食店,LIV酒店设计大奖相信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力量可以塑造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

 

 

#获奖作品

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

 

 

建筑群背靠雪山,掩没于原始森林之中,以群山环绕、绿树蔽日、碧水流淌的自然环境,配置全球一流的、前卫的建筑形式,使客人在享受高档硬件条件的同时,通过被誉为"消失的建筑" Disappeared architecture的透明的全玻璃顶建筑,容身心于蓝天白云森林绿树之间。

 

森林别墅依山傍水,远瞻皑皑雪山,前眺碧海草甸,自然环境美妙绝伦。

 

 

钢拱架全透明玻璃结构的10000平方米大堂、10000多平方米的温泉中心、会议中心及各色餐厅、酒吧、古羌寨结合在一起,像一片花瓣,飘落在森林中。酒店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会议、餐饮、娱乐、度假、休闲、养生、购物、住宿为一体。

 

整个建筑背靠群山,掩映在原始森林中,集中诠释了“消失的建筑”这一理念。

 

 

设计出发点根植于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当地风情民俗与信仰,以当代美学视角审视地域文化,将“当代美学”、“藏式文化”“地域文化”融合,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藏羌博物馆,并通过酒店动线的引导,以云朵之子之名阐述“追忆”、“朝圣”、“归来”的旅程。

 

 

“追忆”篇—接待大堂、行政酒廊

 

接待大堂设计师希望将故事从自然生态过渡到对于迷人的地域风情。

 

通过对当地的充分调研,保留了藏式迷人的色彩印象,用当下工艺去诠释藏式的边玛墙、融合极具天然质感的薄石材板,同时将地域元素、文化进行提炼整理点缀到空间中。

 

 

同时创造性在首层接待大堂空间中置入画廊,画廊中的画作均为艺术家为酒店创作的系列作品,将酒店的历史风貌及地域风情展示出来。

 

 

“朝圣”篇—客房中庭、宴会区

 

灵感来源于舞台剧《藏谜》的朝圣片段,打造出一条酒店内的朝圣路线,从客房中庭到宴会走廊、到宴会前厅,最终到宴会厅,会依次看到神秘的藏式建筑,通过迷人宴会走廊走到圣殿(宴会前厅),最终遇见圣山(宴会厅)。

 

 

这个区域延续使用边玛墙以及经典藏式窗户用现代手法解构重组,打造朝圣路上的圣殿。

 

设计师特别采用吸光材料来描绘藏人心中的圣山,白天隐隐可见的圣山,等到夜幕降临,随着光线的变暗圣山会慢慢的散发出道道金光,增加朝圣的仪式感。

 

 

“归来”篇—全日餐厅、客房区

 

全日餐厅希望演绎的是藏民家庭的生活场景,引入“木碗”及“敬茶”的概念,由于藏人的游牧习惯,藏族人会随身携带一个木碗,木碗天然树瘤木精雕细作而成,“木碗”被称为是藏族人的情人,一个人一生只用一个木碗。

 

除了延伸使用边玛墙及薄石材板材质,通过对空间的刻画及地域工艺品的展示,将这里打造成藏人的客厅。

 

 

藏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对宗教的理解基础上,他们的祖先是游牧民族,祖先用智慧提炼出“红”(地表)、“黄(空气)、“白”(太空)、“蓝”(蓝天)、“黑”(矿物)、“绿”(植物)等自然颜色;追求一种强烈的对比、和谐鲜明的色彩,以表示对大自然的征服感。

 

 

 

——————————————————

 

设计师 丁春亚

 

 

个人简介

德国包豪斯大学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 硕士

高级工程师

资深室内建筑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院长联盟 副主席

北京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 执行委员

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专家

中国设计品牌智库设计专家

北京市评标专家

中装协会评审专家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专家

IDEA室内设计卓越奖

陈设中国•晶麒麟奖

世界设计奖

美国国际创新设计大奖

APDC亚太菁英邀请赛杰出设计奖

Novum设计奖

LIV酒店设计奖

责任编辑:重庆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