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
全国

张辉专栏 | 明式家具垛边桌子小议

优居视界 2020-03-19 10:47:55 阅读量30595

张辉:明式家具垛边桌子小议.jpg

垛边之立意是以增加立面的厚度,使观赏面显得厚重。如果桌子仅是常规的单层边抹,不够厚阔,面沿视觉感单薄。于是匠人们便在器物边抹底下沿外缘增加一条或几条木材。垛边是匠人们在处理光素类家具构件的反复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美化器物面沿的方法,也是明式家具由线向面转变的一例体现。

垛边符合古典家具“观赏面不断加大法则”中的“组合”层面。垛边式桌子的边抹下多为二层、三层垛边,视觉上成了“劈料”形态。其下设裹腿高罗锅枨,高罗锅枨与垛边相抵。或设横枨,上置矮老。

清早期以后,在不使用雕刻工艺的状态下,为了追求面的加大和审美元素的增加,匠人们创造了垛边、裹腿,并继续使用攒接、斗簇等工艺,以朴素的木条、木板进行组合、拼接,生生组合出一个个如此精彩的外观,创造出更活跃、更丰富的视觉。

以垛边、攒牙板的实例进行剖析,可以说明光素一脉家具上新的观赏面是如何不断地被强化,其新的审美元素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

在明式家具的晚期,光素形态继续创造家具新造型和新式样,这是明式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明式家具发展第二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此时明式家具发展的主流形态特点是在不断加强雕刻图案,强化观赏效果,但明式家具发展的第二轨迹上的作品也非常重要,两者交相辉映,营造了明式家具鼎盛期器物群星灿烂的美妙景致。

在审美上,明式家具的一些构件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处理,使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就会产生节奏感,从而冲击人们的视觉,令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这也是垛边之美所在。

人们常常赞美明式家具的线状美,但垛边以及下面要谈的攒牙板等做法,表明在不使用雕刻的制作中,匠人们的目光也是由线状向面状的注视,其 “观赏面”之追求在明式家具上是多维的,硕果多姿,家具的制造师无愧为创造观赏面的专家。下面观看实例:

(一)黄花梨垛边裹腿罗锅枨方桌

黄花梨垛边裹腿罗锅枨方桌(图1)面心由两块板拼成,王世襄说两板拼面“在八仙桌上是比较少见的”。桌面下加上二层垛边,一木劈出,其形态又称为“劈料”。

图1 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裹腿罗锅枨方桌_调整大小.jpg

图1_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裹腿罗锅枨方桌 长94厘米 宽94厘米 高82厘米(北京私人藏)

高罗锅枨与垛边相抵。桌面的立面略大于垛边,罗锅枨的立面厚度,形成变化和节奏。罗锅枨两端与垛边间形成了形式空间变化。裹腿高罗锅枨相比一般罗锅枨的优势,一是使桌面下空间宽敞,二是大段枨体抵住牙板或边抹,起支撑作用。但此罗锅枨之高也表明器物年代之迟。

整个桌子以用材硕大敦重为特征,垛边用材厚大,故垛边数量少,也与四腿的粗大相协调。这与下例(图2)是有所不同的。此方桌通体光素,所有美观均来自光洁构件的巧妙组合。

(二)黄花梨垛边条桌

黄花梨垛边条桌(图2)桌面攒框装心板,边框用料甚为宽大。边抹下加圆裹圆垛边。立面共有四个圆混面,即边抹上出一木所开的两条劈料式样,垛边的木料上也出一木所开的两条劈料式样,所以此桌显得细密,但层数多了。桌子四角上更垛有圆裹圆角牙,也为劈料作法。下有圆裹圆抵牙高罗锅枨。

图2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条桌_调整大小.jpg

图2_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条桌  长111厘米 宽54.5厘米 高7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条桌劈料的细巧作法与上例风格浑厚的垛边方桌形成对比。

此类风格的垛边条桌还有高罗锅枨为两层劈料的式样。

从实例看,垛边后的劈料状态,以二置四层为宜,单层罗锅枨为好。数量过多的垛边和双劈料的罗锅枨会使上部过重,有头重脚轻之感。

(三)黄花梨垛边条桌

黄花梨垛边条桌(图3)形态较前两例形态有较大不同,桌边抹为冰盘沿,不同于以上两例的混面。其喷面也远大于、远厚于出其下二层垛边,垛边为一木劈出。其下四角劈料作出圆裹圆小角牙。最下边垛以裹腿罗锅枨相抵,罗锅枨与垛边劈料相等宽,罗锅枨曲线柔和圆润。桌下复以霸王枨相支撑。四腿外挓,腿上部边抹、垛边、罗锅枨、霸王枨之不同的厚度、长度、曲度变幻出多样的视觉效果,可见匠师在此器上的独特用心。

桌面攒框装心板。

图3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条桌_调整大小.jpg

图3_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条桌  长213厘米 宽76.3厘米 高83.4厘米(香港攻玉山庄旧藏)

(四)黄花梨双环卡子花条桌

黄花梨双环卡子花条桌(图4)为圆腿,桌面下加一层垛边,罗锅枨上加双环卡子花,正面两组,侧面一组。其高87厘米,表明制作年代偏晚。相同式样的方凳也存在,几乎为缩小版。

图4 清早期 黄花梨双环卡子花条桌_调整大小.jpg

图4_清早期 黄花梨双环卡子花条桌  长91厘米 宽57厘米 高87厘米(香港两依藏博物馆藏)

一般而言,早期的罗锅枨上弯处靠近两边,越晚期的罗锅枨上弯处越靠向中心。但是,在晚期,也存在罗锅枨上弯处向中间移动的制作,而且实例颇多。同时,年份早者,双环紧密,其间出现缝隙较大者时代大致偏晚,至更晚期,有的双环缝隙洞开,形神失趣。

还有黄花梨单环卡子花条桌,罗锅枨上置海棠形单环卡子花。相同式样的方凳也存在。

(五)黄花梨垛边直枨方桌

黄花梨垛边直枨方桌(图5)的观赏面比一般垛边方桌更丰富活跃,相应年代也晚。其桌面边抹下垛边一层,以直枨裹腿达到对四足的支撑。有矮老与横枨相攒成框,框中装绦环板,板中开炮仗洞。底框边两角置角牙。

图5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直枨方桌_调整大小.jpg

图5_清早期 黄花梨垛边直枨方桌  长92.1厘米 宽92.1厘米 高86.5厘米(美国加州中国家具博物馆旧藏)

本方桌的边抹、垛边、矮老、直枨、枨上一截腿足、四腿等材,厚薄不一,宽窄变幻,纵横交错,各自的尺寸有微妙的差异,又有和谐的组合,颇见匠师之功力。

直枨与腿足接合处安角牙,本无力学意义,完全可视为装饰。它使桌子上部看来更饱满,更有层次感。增加基本无力学意义的角牙,可视为观赏面法则之“增加”层面的萌芽表现。

(六)黄花梨一腿三牙方桌

黄花梨一腿三牙方桌(图6)形态上可见多处扩张之态,也更加修饰。具体表现为喷面更宽,内牙头变大,外面的角牙亦变大,但内外角牙还是有长短之别。

图6清早期 黄花梨一腿三牙方桌_调整大小.jpg

图6_清早期 黄花梨一腿三牙方桌  长82厘米 宽82厘米 高81厘米(选自上海博物馆:《中国明清家具馆》)

由于喷面加大,冰盘沿下增加垛边,以加大边抹立面的视觉效果。

方腿起瓜棱线, 呈广义的瓜棱腿状,罗锅枨极高,方折化拐弯。这些都表明其年代比无垛边的一腿三牙方桌年代更晚。(张辉/文)

责任编辑:红木家居 来源:优居视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且本文所涉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